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9课《词两首》《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教学设计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小学樊裔华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9课《词两首》。教材解读:《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的作品,词作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悠然自得的渔翁形象,体现了渔家生活别有情趣的一面。词人将文字和画面完美地结合,青山、白鹭、红桃、碧水、青箬笠、绿蓑衣色调明丽和谐,既让人感到幽远宁静,又不失生动活泼,正符合作者“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惬意,真乃“词中极品”。同时,词的字里行间也体现出作者追求无为、随遇而安的平和心境,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教学思路:古诗词的教学如果只停留在内容的理解上,那是浅层次的,更重要的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教学《渔歌子》一词,基于词作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的特点,应围绕“读诗感诗赏境拓展升华”这条主线来展开,通过朗读感悟引导学生将无声的文字转化
f成有声有色的画面,从而明诗情、入诗境,理解诗人为何不归,感悟出“钓美景、钓心情、钓生活”的诗情。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词作《渔歌子》。2借助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的意思。3诵读想象,感受词所描绘的画面,联系背景走近词人,领悟词人的言外之意。教学重点:借助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的意思。教学难点:感受次所描绘的画面,领悟词人的言外之意。教学流程:一、温习旧知巧引新1请学生吟诵自己积累过的词,要求做到声情并茂。2简单说说诗与词的区别。3了解词牌《渔歌子》。(1)读词名《渔歌子》。(2)理解其字面意思:渔夫所唱的渔歌(3)“渔歌子”又叫“渔父”是一种词牌名。【设计意图: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触的词比较少,因此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知词与诗的区别。】二、初读古诗要流利1学生初读词。学习古诗词,首要的是读通顺,在此基础上还要读出一
f定的节奏。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这首词,读三遍,第一遍要读得一字不错,字正腔圆;第二第三遍读,要着重体会其中的节奏。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1)指名学生读,重点检查是否读得通顺。(2)尤其注意多音字“塞”的读音,出示“塞”的三种读音,分别组词。3指导学生感受词中的节奏美。读古诗词光读通顺还不够,还要注意节奏,词与词之间、句子和句子之间都有一定的停顿。指名读,划节奏。4师生合作读:师读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