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等赞誉。被闻一多
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
的顶峰”。
学习文化常识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
诗。(清商曲辞、吴声歌。)作
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
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
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
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
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
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
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
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
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
2
使学生积累文学文化常识,生发对古人的崇敬,调动学生积极性
了解文化常识,认识文体类型
f梳理诗歌的行文思路
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
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
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
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
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
远。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
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
绝,竟成大家”。
三、整体感知
1、播放配乐朗诵课件,进入
诗歌意境。
2、评点提示:在那样一个美
好的夜晚,诗人伫立江边,欣
赏无边的美景。随着时间的推
移,诗人的内心波澜起伏,一
会儿思索月亮的形成、人类的
起源等高深的哲学问题,一会
儿又联想到游子和思妇相思
相爱的情形。可谓“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3、提问:结合课后赏析,想
一想,你觉得如何划分层次更梳理文章论证思路及
符合诗人的思路。
手法
(一)(18)对春、江、
花、月、夜的美景进行描绘。
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
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
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
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
的美妙境界。
景:春江花月夜之景幽美深
远
(二)(916)从美景中引
发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
“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
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
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理:宇宙人生哲理短暂
永恒
(三)(1736)抒写思妇游
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感
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
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古典诗歌的行文思路,并恰切分析手法,为其学会鉴赏古典诗词作示范。
3
f明确“意象”“意境”,体会美景
探究文本的深层意蕴
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
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
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分
为两层:
1)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
“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
写思妇怀人。
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
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
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
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
她的妆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