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发展方式的转变减免农村劳动力向大城市特别是城区人口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及其城市群迁移将会增强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务之急
3加快中国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1中国的制造业大都是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有报道我国工业原材料的80、农业生产资料的70来自矿产资源。建国6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30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60倍矿产资源回收率仅为355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20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是名符其实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消费大国。或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以资源和环境更快速度的损耗为代价的。
以农民工为主要支撑点的城市劳动队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结构形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为特征的生产发展方式。其最引人关注的是资源、能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大。我国的资源价格低特别是劳动力“价格”很低。现在国外生产人员工资约占产品成本的50我国约占10可以设想在资源价格很低的情况下企业是难以会有节约资源消耗和技术革新的积极性的
32大城市有需要有能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笔者于近10年来接触过不少企业老板和工程技术人员总的说他们对工厂技术革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不感兴趣的。一位印染厂的老板说得很坦率“技术革新全厂上下没有这个本事也没有时间用现成的设备和廉价的劳动力希望稳定三几年赚更多的钱就很不错了”。一位工程师说得风趣“16个外来工养活一个长安当时国内的三甲富镇人长安哪有不富”。他们的思想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片面追求“剩余价值”的短浅目光和企业内部缺少技术进步实力的员工队伍素质现状。
为适应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与严峻挑战我国需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现有大城市及其城市群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论从节约资源、能源消耗减免环境污染的角度还是从适应国内外需求结构变化趋势来看都需要作全局性的产业结构调整。
代表我国高水平工业化的大城市及其城市群在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科技力量方面已有良好基础并占有相对优势有需要和可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东莞市改革开放30年来以“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业为起点不断发展GDP增幅领跑广东30年贡献很大但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比较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