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
政治组任毓颖作为青年教师培养活动的一项活动,学校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教师的20项修炼》,全书从修炼教师形象到精炼教师生活,再到锤炼教师专业三个部分,由外及内,层层剖析,指出了为人师者健康、快乐、幸福成长的诸多要素和方法。读来醍醐灌顶,手不释卷,掩卷深思,其中关于阅读的一段给我的感触最深。作者提出,教师应该过一种“阅读的生活”,因为“阅读不仅是读书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一部分……没有阅读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教师,要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首先要有一定量的知识积累,这个积累要依靠个人的阅读来完成,所以“活到老,学到老”首先应该是教师应该做到的事情。书中把阅读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用阅读拯救自己”。阅读是寻找精神家园的最好方式,读书能使人心灵纯净,更能够帮助教师走出自我麻醉、思想停滞、无精打采的职业倦怠,因而是一种自我救赎的精神手段。在阅读中接近大师,反思自我,才能不断纠正思想,改变生活,走出“平静的绝望”。阅读的第二个层次在于“读出自己”,在阅读中“读出教育的知识,读出教育的思想,读出教育人生的感悟,读出教师的个性,读出一个大写的‘人’,不”但要读出“自己曾经的困惑、喜悦、顿悟和原本就想表达的灵动,甚至读出自己的需要”,更要“读出问题”“时刻审视自己的专业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发现自己在教育中的需要真实面对的问题,并设法去排除疑难与困惑,克服危险与冒险。”除了理性分析,作者还对教师的阅读进行了方法论的指导,阅读可以“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回味式地读;针对生活困惑,谈心式地读;为解决工作烦恼,拜师式地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休闲式的读;参照他人的成功与失败,照镜子式地读;呼朋唤友,沙龙式地读”。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一要“有计划地阅读”,第二要“且读且思,带着问题阅读”,第三要“做好读书笔记”,第四要“交流与分享”。从郭教授的思想出发反思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自认还比较“爱书”的我,其实在阅读上还是有一些毛病的:虽然关注书界动态经常买书,但常是一种激情式的阅读,拿到书后兴致盎然,但细读起来有时就会慢慢失掉兴趣,越读越慢,甚至读到一半就放到一边束之高阁了。有时阅读速度又很快,三下五除二就看完一本,但是深入思考不足,就算心有触动也只限于头脑中的涟漪,很少流于笔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