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三)影响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因素
1.制度因素
对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以及相应的教育评价制度直接左右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效果,是教育实践的指挥棒。没有有效的、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也就很难对教育的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目前大多仍是各种各样的考试和“以分取人”的评判标准在唱主角,考试本是评价手段之一却成了完全的评价手段,这就迫使学生忙于应试,素质教育也就随之成为小龙套,虽然也在舞台上,但只能立于一隅。制度因素也从很大的程度上左右着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评价。
2.学校因素
高校的素质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没有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和氛围将限制大学生寻求自身素质提高的主动性。同时,缺乏优秀的素质教育者,即缺乏高素质的老师,也将很大程度的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力度和开展效果。
3.个人因素
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对外来的新思潮接受极快,却又对主流倡导的思想和事物抱怀疑和抵触的态度。与从前的大学生相比也更强调个人意识,尤其是独生子女,“我”的认识很强,但是对“我”以外的人和事不大关注,自制能力不强、情绪容易激动,不是十分懂得去关心集体和他人,缺乏集体荣誉和奉献精神。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大文化之下的一种亚文化,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又以其自身的特点体现出了它的特殊性。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
和素质教育一样,校园文化也有着多种多样的解释:是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是高等学府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引领社会文化的精英文化;是大学师生员工群体的心理水平状况与教育行为习惯的总和;是学校历代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就个人而言,我认为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全面和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到位。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前提和载体,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最重要的部分。
(二)校园文化的分类
校园文化一般分为三类即三个层次:第一个为环境设施文化即物质文化层次,包括了校园布局、建筑规划与设计、绿化、卫生以及各类用于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设施设备,是可触及的实体,也是校园文化的基础;第二个为制度文化层次,制度对于观念和风气的形成有着特殊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制度和规范是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的根本保证;第三个是观念文化即精神文化层次,精神文化是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的一种精神环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