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教育的幸福。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二、教师教育理想缺失的原因
f1社会浮华,人心浮躁。现如今,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急速变化发展阶段,市场经济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空前繁荣,也滋生了极端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社会衡量人成功的标准是是否赚取了足够的金钱,社会看待人的眼光取决于是否具备赚取一定经济利益的潜质。人们再也无法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学问、勤勤恳恳搞研究。教师虽然经济收入相对稳定,但比较起来,薪金还是比较低的,随着物价的上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靠微薄的工资养家、养房都捉襟见肘。看着周围的人都住上宽大的住房、用上高档商品、开上私家小车、出入高级娱乐场所,尤其是曾经的同学、同事在商场、官场上春风得意,而自己仍然守着“死”工资、当着“小”教师、过着清贫的生活,怎么也找不到人生的成就感,难免自怨自艾、心情浮躁。这样的心绪,怎么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呢?于是乎,“正业不兴副业兴”的大有人在,以“超常规发展”的名义投机取巧办教育捞教育政绩的屡见不鲜,在教育改革中赶时髦、搞形式、走过场的比比皆是。教师在金钱和权力面前抛弃了教育理想。2追求安逸,不思进取。虽说教师待遇不算太好,但在工薪阶层也还说得过去,至少不会吃着上顿、愁着下顿。时下,社会就业的压力很大,就业竞争异常激烈,而教师聘用“只进不出”,能够捧着教师的饭碗也算是捧着摔不烂的“铁饭
f碗”。很多教师在没进教师队伍之前是充满向往,进了教师队伍之后就得过且过,因为不管怎么做、不管做得怎样,国家少不了他的工资,学校也拿他没辙。再加上现行职称评定与聘任能上不许下,没有动态考核与管理,很多教师年纪轻轻就已经是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以后几十年的工作都可以吃老本了,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过上安逸的生活,失去了进取心。教师的教育理想在日复一日的安逸享受中消蚀。3工作繁重,不堪重负。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常常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当人们还在床上昏睡时,教师已经到了学校,一边准备着一天的工作,一边迎候着学生的上学;当人们进入了沉睡的梦乡后,教师可能正在做家访,可能正在灯下批改作业,可能正在进行自修学习,也可能还在查找资料、备课。教师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以外,还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团队活动,忙于和家长交流,忙于找学生谈心,忙于与同事沟通,时时刻刻为学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