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7、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8、学习风格使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至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即个体在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现出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简答:1、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与差异性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11、1214、15岁)、青年早期,又称学龄晚期(14、1525岁)、(青年初期:14、1517、18岁)成年期、老年期。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基本观点:(1)人格发展受生物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2)人格发展依照渐成原则(3)自我在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婴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成年早期: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中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晚期: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3、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在三岁左右基本成熟)到社会自我(到少年时期基本成熟),再到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的过程。4、性格的差异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1)性格特征差异:对客观世界的态度、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方面)(2)性格类型差异:外倾型和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5、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在1983年提出的。认为智能可被分为以下8种:
f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8种智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只能得到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