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二、知人论世一)了解鲁迅其人其作品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他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他的作品有两大基本主题民族劣根性批判和民族启蒙;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二)写作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后收入1926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彷徨》。鲁迅写作《祝福》时,中国正处于五四运动的低潮期,其时政府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鲁迅忧虑中国的前途和未来,但也寻找不到出路,思想甚是苦闷和彷徨。鲁迅曾经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封建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是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祝福》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三、理清小说情节
倒叙手法的作用:结构上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寄予探求事情的原
f委,有一定的吸引力;
内容上: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第二课时
课时重点:探究人物描写方法;了解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以及了解解读祥林嫂形象所
体现的价值意义。
一、回顾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二、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的主题是靠人物形象来体现的。这一课的主人公就是祥林嫂。我们只有弄清楚祥林嫂的
性格和命运,才能懂得《祝福》的主题。而作为人物形象又是通过故事情节──人和人之间
的联系或冲突表现出来的。那么,祥林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和分
析祥林嫂的形象。
1、先请一个学生讲述祥林嫂的故事,然后再让其他学生评析、补充。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完成下面的“祥林嫂年谱”简表。
祥林嫂年普简表表
到鲁镇以前
在卫家山和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结婚,后来的一个春天没有了丈夫。
到鲁镇一年
二十六七岁,冬初逃到鲁镇做工,很勤劳。祝福时很忙。
到鲁镇二年
春天改嫁。年底生阿毛。
到鲁镇三年
卫婆子说她交了好运。阿毛两岁。
到鲁镇四年
第二任丈夫贺老六死。
到鲁镇五年
春天阿毛被狼吃掉。秋天到鲁镇。年底祭祀时很闲。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