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平直,无局部进行,钢筋加工时的方向,角度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弯起处不得有裂缝,钢筋下料长度允许偏差在±10毫米内。8、竖向钢筋应注意间距及位置,箍筋应按图纸要求间距及位置绑扎,水平
22
f板上的钢筋应保证顺直,均匀,负筋不得上人踩踏。9、钢筋除锈后表面必须清洁,弯钩朝向正确,搭接长度符合规范。绑扎网
片,其缺扣、松扣不超过应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13)、防止墙体、砼基层抹灰空鼓的技术组织措施。1、抹灰前的基层处理是确保抹灰质量的关键之一,必须认真做好:1)混凝土、砖石基层表面的砂浆残渣污垢、隔离剂油污、析盐、泛碱等,
均应事先清除干净。一般对油污隔离剂可先用510浓度的火碱水清洗,然后再用清水洗净;对于析盐、泛碱的基层,可用3草酸水清洗。基层表面凹凸明显的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3水泥砂浆补平。使用定型组合钢模或胶合板底模施工,混凝土面层过于光滑的基层,要事先凿毛,再用1:1水泥掺10的107胶先薄薄抹一层粘结层(厚约3mm),24h后再进行抹灰。也可采取不凿毛处理的办法,先在光滑的混凝土基层刷素水泥底浆一道,素浆用1:31:4的乳胶水拌合,刷浆时要适当加压,随即底层抹灰,以1:2:5:1:3的水泥砂浆用1:4乳胶水拌合,厚度不超过5mm,抹平扫毛经24h后,不等底层发白再进行抹灰。
2)墙面脚手孔洞应堵塞严密;水暖、通风管道通过的墙洞和剔墙管槽,必须用1:3水泥砂浆堵严抹平。
3)不同基层材料如木基层与砖面、混凝土基层相接处,应铺钉金属网,搭接宽度应从相接处起,两边不小于10mm。
2、抹灰前墙面应浇水。砖墙基层一般浇水二遍,砖面渗水深度约810mm,即可达到抹灰要求。加气混凝土表面孔隙率大,但该材料毛细管为封闭性和半封闭性,阻碍了水分渗透速度,它同砖墙相比,吸水速度约慢34倍,因此,应提前两天进行浇水,每天三遍以上,使渗水深度达到810mm。混凝土墙体吸水率低,抹灰前浇水可以少一些。如果各层抹灰相隔时间较长,或抹上的砂浆已干掉,则抹上一层砂浆的应将底层浇水润湿,避免刚抹的浆中的水分被底层吸走,产生空鼓。此外,基层墙面浇水程度,还与施工季节、气候和室内外操作环境有关,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掌握。
3、抹灰用的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具有一定的粘结强度。4、抹灰用的原材料和使用砂浆应符合质量要求。由于砂浆强度会随着停放时间延长而降低,一般在2030摄氏度的情况下,水泥石灰砂浆在46h后强度降代2030,10h后降低50以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