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还包括运用新的科教方式以实现这些内容转化为实践。只有在调查显示临床实践与指南建议相一致时,临床研究、指南撰写以及将指南转化为实践的循环才能完成。而这些调查也为评价指南的实施是否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了影响提供可能。这些指南有助于临床医师在日常实践中制定决策;然而,对于单个病人,指南影响的最终评价则是由负责该患者诊疗的临床医师做出的。
前言肺栓塞Pulmo
aryembolismPE是一个相对多发的心血管急症。肺动脉血管床的闭塞可能导致突然的生命危险以及潜在可逆的右室功能衰竭。由于缺乏特定的临床表现,肺栓塞很难诊断,同时极易漏诊。但是,早期诊断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即刻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依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基本治疗为重建肺动脉Pulmo
aryarteries,PA闭塞处的血流以挽救生命,或者为预防潜在的致命性循环衰竭。对于每一个病人,最初的治疗和作为二级预防的长期抗凝都应有最适的诊断策略作为保证1。肺栓塞已经在流行病学、易患因素、自然病程和病理生理学方面得到了深入的描述25。本指南集中阐述肺栓塞的诊断、预后评价及目前可得且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法。与以前的指南相比,我们将诊断过程中的证据水平进行分级。最具说服力的数据出自大规模的实验及结果分析。为了获取某一诊断的特征敏感性和特异性,专家们设计出精确的试验,并将其结果与参照的诊断标准(即金标准)相比较。当某一特定的试验措施用于临床决策的制定时,结果分析就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预后。在肺栓塞领域,结果评价的对象是未进行抗凝治疗的病人在3个月随访期间血栓栓塞深静脉血deepvei
thrombosisDVT或肺栓塞的发生率。比较基准是未治疗病人在肺血管造影显示为阴性结果后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发生率,在3个月随访期间,其发生率约为12%,95%置信区间的上限是3%6。结果分析的优势在于在普通临床条件下即可实施,且结果易于总结。但是,它们却不能提供关于假阳性和可能的过度治疗的信息。我们应用以下的标准对诊断分析的证据水平进行分级:●证据等级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汇总分析。
f●证据等级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试验。●证据等级C:专家共识和(或)小型试验结果。ESC关于肺栓塞的第一个临床实践指南发表于2000年,是欧洲心脏病学会网站上下载量最多的文件之一7。我们将该指南献给ESC前任主席He
riDe
oli
教授法国心脏病学会前任主席MireilleBrochier教授捷克斯洛伐克心脏病学会前任主席JiriWidimsky教授ES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