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讲群落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一、考纲要求: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二、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3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4利用能量流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概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素养培养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及生命系统发展与稳态的观点。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组分关系的模式图,培养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的实验,掌握科学研究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能力。4.社会责任:通过总结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2教学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种生物的关系及其数量变化关系。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应用能量流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知识梳理:(学生自主看书填空、课堂学生间交流反馈纠正)1.生态系统的概述1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3结构:由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4功能: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各成分的作用及地位项目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f实例
阳光、热能、水、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空气、无机盐等生物群落中物植物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生态系统的基石
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
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
作用
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
地位
__
2相互关系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
特别提醒走出对生态系统成分认识的4个误区错误说法细菌都是分解者特例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如结核杆菌属于消费者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食性动物属于分解者,如秃鹫、蚯蚓、蜣螂等硝化细菌等自养生物也是生产者,正确的说法是: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