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名:模块二()作业名:模块二(4)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常见问题
案例编号问题误区1、误解了“学生是主体”,教师作用完全被替代。无效原因改进方法整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在搜索资源、制作作品,只是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等于教师不发挥任何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解决疑难之外还要调控学生活动的进度。2、教学进度延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说明学生感性参与过多。感性参与多有利于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在此环节可能停留的时间就会比较长,影响243、时间分配不合理了教学的进度。对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把握要很准确;精心设计教案,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前判断好,对教学中用到的各种资源、信息及网络工具要提前准备好,确定非用不可;4、无需每个环节都采用信息技术对于那些用传统方法表现的内容,就没有必要追求使用“信息技术”去表达,以节省学生活动的时间。老师也可以准备一些资料,及时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重点内容上,以期突破这节课的重点及难点。5、网络探究和拓展学习不易放在课堂进行由于课程时间上的安排及课堂授课时间的限制,这种开放性的问题往往占据大量时间。最好应该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6、课前准备不充分对精选的网络资源、学生可能查找到的资源量的控制不够精确;学生用到的提前准备好的网
f络资源要精心选择,不仅注意到容量,更要注意到教学的必须性,学生要查找的资源也要提前有所准备,不能大海捞针。1、教师课前准备不足,只进行了简单调查,对效果的预测不够充分,让学生放任自流。信息搜索没有针对性,搜索范围太大。2、搜索关键词外延过大大,目标、要求和方法不够明确,没能考虑到学生的信息能力和知识25水平3、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对精选的网络资源、学生可能查找到的资源量的控制不够精确,引导无效;老师应在学生搜索前有所准备,不能大海捞针,要抓好重点,不做无用功;4、没能针对授课内容提出通过网上资源加以解决的具体问题5、过于侧重网络和网络资源学生没有带着具体问题去搜索资源,自然就不知所措了。可否采用传统媒体,例如,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杂志等。6、时间分配不合理,观点有对错,没有取舍。对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把握要很准确;精心设计教案,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前判断好,对教学中用到的各种资源、信息及网络工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