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日本人的耻与德
浅谈为何战后日本不承认侵略战争的罪行
摘要: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侵略中国领土,烧杀抢掠,罪行累累。然而二战后至今,日本政府在其对中国罪行的种种举证面前却始终拒绝承认、拒绝道歉。本文从民族文化角度,通过与中华民族及另一战败国德国的交叉对比,浅析日本民族的“耻感文化”,进而分析战后日本不承认侵略罪行的原因。关键词:日本二战罪行民族文化耻感文化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宣告了远东太平洋战场上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2015年的今天,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的受害国怀着对抗战胜利的喜悦及被侵略历史的悲愤之情,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与此同时,右翼势力当权当道的日本政府不仅从未承认其在二战期间侵略罪行,近年还屡次参拜靖国神社、否认“慰安妇”等。这与另一战败国德国形成鲜明对比,尤其在今年世界纪念反法西斯胜利之际,德国总理默克尔再次为德国二战罪行道歉,并劝诫日本端正历史态度,为二战道歉。同样作为二战的侵略国,德国与日本都在战败后快速实现国家重振,并成为现今世界格局上的经济强国。在两个国家不断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能够快速重振国家经济离不开其民族的意志,虽说并非主要因素,却是重要而不可忽视的。而这两个民族又有着看似很相近的特点,例如严肃认真、严谨苛刻。但相似终归还是不同,从两国对其二战行为的态度迥异即可了解。西欧国家有着神教文化特有的“罪”的概念,其深入西欧国家的民族观念中,即承认“有罪”并进行赎罪。不同于西方神学的“赎罪”,东方的佛学则是强调“行善”,惩恶扬善,故在受佛教影响下的亚洲的大多数国家的民族文化会更倾向于宣扬其善而藏其恶。自此便不难理解为何日本与德国在承认其二战罪行时的态度如此不同。但即使在东亚国家中,日本的民族文化也是独特而复杂的。我想起之前与一位在日本留学的朋友讨论中日两国人民的素质高低问题,一边听她说着日本的街道没有垃圾桶却如何的干净,说大半夜的马路上没有一辆行车人们却还是如何的遵守交通信号灯,如此这般。我想起了中国路边垃圾桶旁散落的纸屑以及中国式
f过马路,心中默默叹息的同时却感受到了一丝矛盾,日本人的素质是如此之高,他们的武士道精神“切腹谢罪”也闻名世界,然而至今却不愿承认他们二战时的侵略罪行,引起国内不少人士的直指日本人缺乏道德。一方面表现的国民素质高尚,另一方面却又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