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既是维护农民工应有的权益,解决农民工老有所养的需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题中之义,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重点分析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状况及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改革和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关键词: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及对策关键词
一、
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分析
1、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类型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现有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没有明确包括农民工,农民工如何参加养老保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地政策。近年来,各地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主要进行了三种模式的探索。第一种,合作保险模式。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为农民工建立一套独立的制度,包括养老、工伤、医疗三项保险,以社会统筹为基本模式,农民工个人不缴费,由单位按上年度所在城市职工平均工资60的125(其中7为养老补贴)缴纳,费率仅为城镇职工的14,为农民工提供企业所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基本保障。农民工返乡时可以随同带走一份商业保险合同,由商业保险公司按照合同履行商业赔付义务。这种办法适应了农民工收入水平较低的特点,但保障水平也较低。而且,农民工返乡后,由于这种方式与城镇养老保险模式差异较大,两者衔接形成壁垒。1第二种,“小斗进、大斗出”模式。在现行制度的框架体系下,对农民工采取降低门槛参保的办法,实行“低门槛进入,低标准享受”,单位和个人分别按12和4缴纳,待遇略低于城镇职工,但未来政府和社会将承担较大的支付压力。第三种,统一的养老保险模式。以建立全社会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出发点,将农民工完全按现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纳入,要求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险种“捆绑”在一起参加,实行同等缴费、享受同等待遇。由于一方面养老待遇要缴够15年且几十年以后才能领取,另一方面养老保险关系不能转移,农民工返乡只能选择退保,终结养老保险关系,这不仅难以真正维护农民工养老保险权益,而且企业反映强烈。目前,由于各地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探索尚无一个成熟的模式,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据劳动保障部调查,全国仅有15左右的农民工参加了养老保险。2、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首先农民工参保覆盖面较低。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25亿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