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风险导向审计是自下而上的分析理念来组织审计工作,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技术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思路。这一思路可用下图表示:
在战略分析阶段,根据企业经营模型和外部威胁,集中对外部因素分析,然后将注意力集中于内部因素的流程分析,最后将战略风险,经营流程风险与审计目标结合起来分析剩余风险。
1战略流程风险分析
审计风险的传导机制为外部战略风险内部经营风险剩余风险审计风险。因此,要控制好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就要从风险的源头着手。战略流程风险的分析目的在于识别来自于企业外部的对其成功经营产生影响的威胁或风险。战略风险分析首先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的行业和宏观环境,其次要对企业经营模型进行分析。企业经营模型包括外部机构,战略伙伴,竞争对手,资源及其供应者,市场顾客,内部经营流程。运用经营模型能够全面了解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其面临的风险及其对风险的应对。战略流程风险的分析是传统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关键区别。
2经营流程风险分析
企业经营的成败不仅来源于外部环境,还来源于企业内部经营流程。经营流程是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和应对战略风险所作的努力。它是外部战略风险的缓冲器,也是解决内部威胁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途径。经营流程对经营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的影响,也是经营风险的内部源泉。确定被审单位内部的各项经营风险,了解企业对风险的应对措施,并评估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3剩余风险分析
所谓剩余风险就是未能被企业所控制得战略风险和各项经营流程的流程风险。一个高战略流程风险的企业,如果内部制定出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仍能将剩余风险降到较低。例如经过战略风险分析,企业有R1,R2两个高风险点,在对企业内控了解的基础上得出企业能有效控制R1,那么只有R2才是审计人员重点关注的风险点,即剩余风险。剩余风险通常会产生一定的财务后果,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管理层的舞弊。将有限的审计资源投入到剩余风险的分析上,以此来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能够有效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将风险的分析放在更为广阔的层面,强调寻找风险的源头,这对于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都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成为当今审计实务界的最为流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汪寿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M,大连出版社,2009
2赵婧: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1
3刘佳:风险导向审计初探J,财会月刊,200610
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