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和发展变得极不稳定。
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在BIM软件领域的基本格局,说难也行,说不难也行。说难是不管采取哪种战略都不是短期内(2年、3年甚至5年)可以实现的,说不难是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的基本战略并不复杂,就是让行业内的各个参与方回到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上来,从左表的现状转变到右表的良性状态上来,如下图:
f这种转变的关键步骤是要让国家科研经费支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回到基础理论研究上来,用这些研究成果吸引和支持大型商业公司投资研发通用软件产品,以此类推,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和发展。
中国工程建设行业既不差钱,也不差市场,人才应该也不缺,对影响行业未来提升转型的信息化核心技术的核心工具BIM软件,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以及相应的行动路线随着BIM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BIM内容会有不断的更新和变化,但是我们相信BIM将在未来3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不变,可以作为我们进行BIM研究和实践的一个基础。我们期待全体行业同仁的参与和贡献,期待BIM能尽早为中国工程建设行业整体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带来最大价值。
4BIM在我国的发展
当前,有关建筑设计信息化的各种概念及术语已日趋普及,同时各地不断涌现出一些造型独特的地标性建筑,这一切似乎预示着建筑设计行业即将迎来一场技术变革。建筑设计信息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主流技术正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新技术是否意味着更多的“奇形怪状”的建筑作品,国内设计院所应何去何从?要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不妨先从协同设计及BIM技术两方面谈起。
f41协同设计与BIM技术的融合
目前我们所说的协同设计,很大程度上是指基于网络的一种设计沟通交流手段,以及设计流程的组织管理形式。包括:通过CAD文件之间的外部参照,使得工种之间的数据得到可视化共享;通过网络消息、视频会议等手段,使设计团队成员之间可以跨越部门、地域甚至国界进行成果交流、开展方案评审或讨论设计变更;通过建立网络资源库,使设计者能够获得统一的设计标准;通过网络管理软件的辅助,使项目组成员以特定角色登录,可以保证成果的实时性及唯一性,并实现正确的设计流程管理;针对设计行业的特殊性,甚至开发出了基于CAD平台的协同工作软件等等。
而BIM(建筑信息化模型)的出现,则从另一角度带来了设计方法的革命,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二维(以下简称2D)设计转向三维(以下简称3D)设计;从线条绘图转向构件布置:从单纯几何表现转向全信息模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