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6岁)、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16岁成年)、民主平等阶段(成年)。3B[解析]动机冲突的类型:(1)双趋式冲突,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有两种强烈的目标和动机,但由于条件所限制,只能取其一时,便产生了双趋式冲突。(2)双避式冲突,指个体处在两个具有威胁性的目标之中,必须接受一个,才能避开另一个,需要作出抉择而不知取舍。(3)趋避式冲突,同一目标对个体既有利又有弊,同时具有趋近和躲避两种动机,利害得失难于权衡,从而使当事人左右为难。(4)双重趋避式冲突,这是两个目标具有双重或多重趋避的理由时产生的内心冲突的情境。4D[解析]气质类型主要有胆汁质:行动迅速,强而有力;情绪易爆发,不能控制。多血质:行动活泼、敏捷,善于适应环境变化;情绪反应迅速,外露但易变。黏液质:行动缓慢,能平稳地适应环境;情绪反应慢,能自我控制。抑郁质:行动迟缓,情绪反应极慢且内隐,但深刻持久;情绪细腻敏感。5B[解析]个别差异性指由于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环境和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中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才会出现有些儿童聪明早慧,有些儿童大器晚成。6B[解析]略。
f7A[解析]略。8B[解析]略。9A[解析]合理化:人们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其实质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行动的正确性掩饰个人的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反向: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和行为以截然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补偿: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达不到的痛苦。压抑:把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潜抑到无意识中,不去回忆,主动遗忘。10B[解析]学习动机的不同强度随学习任务的难易对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学习任务比较容易、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时可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学习任务难易适中时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最有推动力学习任务比较复杂、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学习效果。11B[解析]布鲁纳等人实验研究,提出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假设考验说认为,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莫须有地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存贮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12B[解析]略。13C[解析]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14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的定义的理解,主要分广义和狭义之分,本题考查的是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即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所以与题干符合。故答案为A。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