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理经验和方法,建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及其他多学科技术方法,针对人体健康状态动态辨识、评估、干预及其效果的动态再评估等“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各个环节并全程连贯的技术(产品)体系。(三)建立服务支持体系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治未病”工作运行机制,加强“治未病”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建立政策保障制度,推动健康保险创新,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开展提供支撑。四、主要内容与实施计划(一)服务提供体系的建设与运行1.目标(1)初步形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体系的框架,在部分地区建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络。(2)规范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3)规范运行“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2.体系框架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为骨干,以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主要依托,采用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在一批中医医院、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等建立“治未病”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特别是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治未病”服务点,建立一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专门机构。
f3.体系运行(1)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内,“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科室与其他临床科室分工合作,相互促进,形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与医疗服务的有机联系。(2)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机构之间,协作配合,协同提供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形成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网络。(3)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机构与专门的健康管理机构等合作,形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链。4.计划与措施(1)明确试点主要任务。采用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确定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流程,完善技术方案,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2)扩大试点单位和范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确定首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基础上,根据发展要求和条件基础,在严格把关指导下,逐步扩大试点单位和范围。增加试点单位的数量。2008年确定第二批,2009年实现覆盖全部省份。扩大试点单位的范围。由中医医院逐步扩大到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专门机构。开展区域性试点。在以机构为试点单位基础上,开展区域性试点,首先将上海市、广东省作为试点地区,2009年再选择23个省份(或地市)列入试点范围。
f(3)加强试点单位内涵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