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诗圣”杜甫的一生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大诗人,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号称“诗圣”,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杜甫的一生是悲催的,但可能正是这悲催的人生造就了这个伟大的“诗圣”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儿童期(小时家庭富足,聪明顽皮)杜甫出身于北方的大士族。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
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读书与漫游期(730746年,35岁前还不错呦,到处玩)开元十九年杜甫19岁时,出游山东,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
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732岁时,杜甫在洛阳遇见李白,两人相约同游梁、宋,过了4年,又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
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回到长安。
f《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zì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释一下: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kà
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f困守长安十年时期(35岁44岁)(746755)这一时期,杜甫觉醒了,开始汲汲于仕途。他来到了长安。天宝六年(747),他在长安再次应科举考试,因李林甫玩弄权术而落选。献《雕赋》、《三大礼赋》,玄宗命待制集贤院,但一直将其闲置。其生活困苦艰难。他的生活是“朝扣
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饱尝仕途之艰辛,开始关注现实,关注政治。天宝十一载(752年),四十岁的杜甫写的《前出塞》是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诗歌。这个时期还是唐朝的生
长期,伴随着生长期的,是唐朝在军事上的扩张期,朝廷上上下下的预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