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课题:云南的歌会《云南的歌会》是现代作家沈从文之作。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的场面民歌演唱。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歌唱的情景,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色,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上要引导学生反复的朗读,老师要选出几段精彩的语言片断引导学生赏析品味。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2、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2、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课前准备:学生分组搜集关于云南民间歌舞的文字及音像资料(如《阿诗玛》《五朵金花》以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的云南民歌片段等等)、流行歌曲演唱会及三高紫禁城演唱会的音像资料。教具准备:整理、剪辑音像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激发兴趣)播放剪辑好的云南民歌音像资料并导入1、趣味竞猜:所播放的音像片段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如:《阿诗玛》片段彝族,《五朵金花》白族,等等)2、学生根据搜集资料的过程和欣赏到的音像片段谈感受。3、教师导入: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云南是聚居了最多的少数民族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民歌几乎渗透到了各个领域。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云南的民歌,这就是《云南的歌会》。4、作者简介: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f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