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D②④24春秋时,周郑交恶,周桓王联合陈、蔡、虢、卫等国讨伐郑国,双方在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但郑庄公未乘胜追击而遣使慰劳桓王。这表明当时A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B诸侯争霸局面已经出现C兼并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D周天子的权威依然存在25三国时魏国的韩暨在官营手工工场中改进和推广应用水排,计其利益比马排、人排增加了三倍。这种鼓风水排,节省了人力、畜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后代广为流传使用。这说明当时A北方水利设施成就巨大B南方经济技术发展迅速C冶铸技术出现重大突破D重农抑商政策暂时中止26宋明家具设计扬弃了隋唐壮美华丽的审美走向,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
f体现出一种工整而规范的美。宋明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折射出当时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理学已渗入日常生活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天理观念已深入人心27清代俞森《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
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改变B农业是财政经济的主要来源C已经显露近代化的曙光D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交织28鸦片战争后,中国东南沿海出现用洋纱替代土纱织布的现象。19世纪70年代末期,
这一现象逐步扩展到华北和内地各省,19世纪80年代,云贵、四川、东北等省也日益成为洋纱的重要市场。这表明当时中国
A民间纺织水平急剧下降B通商口岸深入内地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D传统经济逐渐解体291918年8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偶像破坏论》一文,文中指出:“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他呼吁:“破坏偶像!破坏虚伪的偶像!吾人信仰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该言论在当时
A启发民众探寻社会真理B动摇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统治C开创了民主革命新阶段D标志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30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指出:“共产主义者在现阶段并不梦想实行共产主义,而是
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毛泽东该主张
A回归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B利于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C消除了国共两党的思想分歧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311955年,中国与埃及签订贸易协定后,中非贸易额由1950年1214万美元上升到1956年的4865万美元;中国与缅甸的贸易额从1950年的313万美元增长到1956年的4032万美元;1956年8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