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美、英、日的大学生就业及其启示
一、美、英、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办法(1)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模式可概括为:国家不包分配、学校指导服务、毕业生自主择业。在美国联邦政府的组成部门中,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主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政府采取和其它群体的就业问题同等对待的政策,不进行直接干预和限制,而是由劳工部、学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协同进行。劳动部主要负责制定宏观政策和做好就业调查等基础性工作,劳动部设有劳工统计局,有2000名工作人员,主要职能是收集不同时期美国就业市场的职业需求状况、不同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等数据、重点预测经济发展对未来就业需求的影响、统计结果通过上网和发行出版物向全社会公布,作为政府决策和个人择业的参考依据。劳工统计局根据这些数据编撰的《岗位需求手册》,很受美国大学生的欢迎,成为美国大学生人手一册的就业“圣经”。美国政府还投资由劳工部建立了统一网站为雇佣双方提供媒介,面向公众,这也是大学生除学校以外获取就业信息的最重要途径。美国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非常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在激烈竞争的美国社会中,一个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今后的招生。因此,在学生找工作的过程中,学校不是旁观者,相反,每个学校都会想出各种办法帮助学生就业。美国高校一般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在大学内处于中心地位,一般由一名副校长直接负责。就业指导中心的重要地位使得美国高校对该机构的经费投入较多,宽裕的经费保证了指导中心能采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在人员配备方面,除了配备较多的专职人员外,还配有相当数量的兼职人员和讲授就业指导课的专职教师。机构编制由学生的数量确定,例如,洛杉矶加州大学的人员配备就达40人,人员紧张时还聘用临时人员。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任务主要有收集和发布毕业生就业需求信息和短期实习计划;编辑出版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报刊、杂志;组织招聘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组织校友会等,还要开设就业指导训练课程,作为计入学分的必修课。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年起就要对其进行职业教育,开始帮助他们对就业市场的状况进行接触和了解;第二年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质、专长和兴趣,参加相关活动,进而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使他们对选择职业有直接感受;第四年开始对毕业生进行如何写简历、参加面试等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