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有线电报用于军事,无线电报用于官商通报
8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9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的影响
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
活方式。
《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国产无声京剧
影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陆续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
年,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年,北京电视台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10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互联网的特点:
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第六、七单元)
易错点1、各国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大致是相同的,即国家干预经济,美国是全面干预经济,而德、
f日则是将国民经济纳入军事化轨道。
2、罗斯福新政只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即“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3、人民资本主义并不等于资本家放弃了所有股票,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
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5、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但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6、社会主义阵营中没有南斯拉夫。
7、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8、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
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9、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
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易混点
1、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
三者分别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它
们的核心内容分别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
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2、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
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念;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
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为采用国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