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典型的出血部位:(包括基底节区、脑室、丘脑、脑干、小脑半
球);
3)DSACTAMRA排除继发性脑血管病
4)早期(72小时内)或晚期(血肿消失3周后)增强MRI检查排
除脑肿瘤或海绵状血管畸形(CM)等疾病
5)排除各种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五治疗
内科治疗
ICH患者在发病的最初数天内病情往往不稳定,应常规持续生命体征
监测(包括血压监测、心电监测、氧饱和度监测)和定时神经系统评
估,密切观察病情及血肿变化,定时复查头部CT,尤其是发病3小
时内行首次头部CT患者,应于发病后8小时、最迟24小时内再次复
查头部CT。
ICH的治疗的首要原则是保持安静,稳定血压,防止继续出血;根据
情况,适当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血糖、体温平
衡;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护理,预防及防止各种颅内及全身并发症
6。
1控制血压:急性脑出血患者常伴有明显血压升高,且血压升高的幅
度通常超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这增加了ICH患者残疾、死亡等风险。
f急性脑出血抗高血压研究(ATACH)和急性脑出血积极降压治疗研究
(INTERACT、INTERACT2)三个研究1921为ICH患者早期降压提供
了重要依据。研究显示将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可以降低血肿
扩大的发生率而不增加不良反应事件,但对3个月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没有明显改善。脑出血早期以及血肿清除术后应立即使用药物迅速控
制血压,但也要避免长期严重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可能产
生的脑血流量下降。如因CUSHING’反应或中枢性原因引起的异常血
压升高,则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不宜单纯盲目降压。
11常用静脉降压药物:尼卡地平,乌拉地尔,硝酸甘油等;12常用
口服降压药物:长效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1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等;
2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
21抬高床头约30°,头位于中线上,以增加颈静脉回流,降低颅内
压。
22对需要气管插管或其他类似操作的患者,需要静脉应用镇静剂。
镇静剂应逐渐加量,尽可能减少疼痛或躁动引起颅内压升高。常用的
镇静药物有:二异丙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等;
23药物治疗:若患者具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或影像学表现,和或实
测ICP20mmHg,可应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13gKg天)、甘
油果糖、高渗盐水、白蛋白、利尿剂等,应用上述药物均应监测肾
功能,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必要时可行颅内压监护。
3血糖管理:无论既往是否有糖尿病,人院时的高血糖均预示ICH患
f者的死亡和转归不良风险增高。然而,低血糖可导致脑缺血性损伤及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