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时2原电池化学电源
2018备考最新考纲1.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2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3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考点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考点层次A→自学、识记、辨析
1.原电池的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材料可以是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①负极:活泼性较强的金属。②正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3电极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4构成闭合回路两电极接触或用导线连接。3.工作原理
装置图
电极名称
负极
正极
电极材料
锌片
铜片
电极反应
Z
-2e-Z
2+
Cu2++2e-Cu
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电子流向
由锌片沿导线流向铜片
离子迁移方
阴离子向负极迁移;

阳离子向正极迁移
电池反应方程式
Z
+Cu2+Z
2++Cu
两类装置的不同点
还原剂Z
与氧化剂Cu2+直接接触,既Z
与氧化剂Cu2+不直接接触,仅有
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又有化学能转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避免了能量损
化为热能,造成能量损耗
耗,故电流稳定,持续时间长
提醒:①在原电池中活泼性强的金属不一定作负极,但负极一定发生氧化反应。如Mg-
f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Al作负极。②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并不一定是电极与电解质溶液反应,也可能是电极与溶解的
氧气等发生反应,如将铁与石墨相连插入食盐水中。4.原电池原理的三大应用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增大。例如,在Z
与稀H2SO4
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产生H2的反应速率加快。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两种金属分别作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3设计制作化学电源①首先将氧化还原反应分成两个半反应。②根据原电池的反应特点,结合两个半反应找出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如:根据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设计的原电池为:
教材VS高考1.RJ选修4P734改编当铜锌原电池产生电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离子移向Z
极,阴离子移向Cu极B.电子由Cu电极流向Z
电极C.电流由Z
电极流向Cu电极D.阴离子移向Z
电极,阳离子移向Cu电极答案D2RJ必修2P42“实践活动”改编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在测试水果电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金属片A是正极,则该金属片上会产生H2B.水果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fC.此水果发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