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要着重注意: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磨砺创新意志、优化创新品格。
5、试述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如何进行教育。
答:大学生这一群体独特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和生理发展水平,使他们的情感有鲜明的特点。1、大学生情绪兴奋性高,感染性强大学生的情绪具有强烈性、爆发性和易激动性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曾把青年期称为“疾风怒涛”时期。同样一件事,对成年人可能没有明显激动,但却能引起大学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大学生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优于抑制过程,兴奋过程容易引起泛
3
f化和扩散,大学生社会活动范围扩大,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压力大,客观要求与心理发展水平不适应,容易形成各种矛盾冲突是导致强烈情绪反应的社会原因。2、大学生情感具有丰富性与复杂性大学生的情感极为丰富,不论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还是在学习工作中都容易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生理因素引起的情绪和社会因素引起的情绪交织,个人情绪和社会情感的交织,以及情绪表达和规范冲突给情感的表现和认识带来很大的复杂性,此外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家庭出身、不同性格、不同学习成绩、不同角色在情绪体验上也有显著差异,这是高校教师在认识大学生情感时必须细心鉴别的。3、大学生情绪具有稳定性与波动性大学生的情绪波动表现为两极化,时而大喜时而大悲,时而肯定时而否定,时而高涨时而低落,时而外显时而内隐,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一时成功便欣喜若狂,一点挫折便垂头丧气,情绪在两极间明显跌宕。有些大学生还表现为说不出原因的情绪波动,无缘无故的喜悦与忧郁。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较高的智力水平,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加上社会的高要求高期望,因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力,能用理智控制情感,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4、大学生情绪会出现文饰性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发展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他们的内心情绪体验与外部表现会呈现出不一致,即“文过饰非”。比如内心厌恶某一同学,外表上却与之友好亲热。这应该看作是个体从儿童向成人过渡过程中情绪走向成熟的表现,但由此也给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内心情感带来难度,教师需要透过其外部表现多方了解其内心真实的情感。5、社会性情感占大学生情感内容的主导地位。大学生不仅有由生理需求引起的情感,而且更多的是由社会需求引起的社会性情感,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逐渐成为情感内容的主要部分。高校要注意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其认识能力,帮助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