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一中选修35期末测试题
1、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B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证明了原子核可再分C普朗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2、如图所示,当一束一定强度某一频率的黄光照射到光电管阴极K上时,此时滑片P处于A、B中点,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A.若将滑动触头P向B端移动时,电流表读数有可能不变B.若用红外线照射阴极K时,电流表中一定没有电流通过C.若用一束强度相同的紫外线照射阴极K时,电流表读数不变D.若用一束强度更弱的紫外线照射阴极K时,出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变大
3、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K为一金属板,A为金属电极,都密封在真空的玻璃管中,W为由
石英片封盖的窗口,单色光可通过石英片射到金属板K上,E为输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流,其
负极与电极A相连,A是电流表,实验发现,当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照射K时,K会发出电子
(光电效应),这时,即使A、K之间的电压等于零,回路中也有电流.当A的电势低于K时,
而且当A比K的电势低到某一值Uc时,电流消失,Uc称为截止电压,当改变照射光的频率,
截止电压Uc也将随之改变,其关系如图乙所示,如果某次实验我们测出了画出这条图线所需
的一系列数据,又知道了电子电量,则
A可得该金属的极限频率B可求得该金属的逸出功
C可求得普朗克常量
D可求得电子的质量
4、现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线度为d的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为满
足测量要求,将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设定为d
,其中
1。已知普朗克常量h、电
子质量m和电子电荷量e,电子的初速度不计,则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加速电压应为
A.
2h2med2
1
B.
md2h2
2e3
3
C.d2h22me
2
D.
2h22med2
f5、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判断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如图所示的平面示意图中,
①、②两条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则沿③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
α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为虚线中的
A.轨迹aB.轨迹b
C.轨迹c
D.轨迹
6、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灯管内的稀薄汞蒸气由于气体放电而发射几种
特定的光子课本上的彩页上有汞的明线光谱彩图.光谱中既有可见光,又有紫外线其中只有
紫外线全被管壁上的荧光粉吸收,并使荧光粉受到激发而发射波长几乎连续分布的可见光.日
光灯灯光经过分光镜后形成的光谱是()
A.与白炽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