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要坚持本课题
f研究内容,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把研究的成果、好的做法加以巩固与推广,并准备往下延伸。(二)主要问题和今后设想纵观整个操作过程,应该说要求明确、措施得力、反馈及时、教师和学生均反映良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分层教学的落实较为困难,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各科教师从资料的征订、标准的制定、练习的难度、数量和要求上,均体现了分层教学的要求,效果良好。但是,在一个班级内,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差仍很明显,教师对这种情况的分层却体现不够。虽然年级一再要求,也多方面和备课组长及教师交流沟通,但收效甚微。另外,教师自身的观念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如: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的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成败在教师,今后应继续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和指导。实验教师要学中研,研中学;做中研,研中做;写中研,研中写,增强课改专家就是你我他的自信心。同时希望得到教育专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主要参考文献有:1、钟启泉有效教学的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4525日第6版2、王鸿钧《数学思想方法引论》人民教育出版社3、孔企平《论学习方式的转变》20014、顾钟锦《中国教育研究论坛》中国世界语出版社,2001年版
《提高前置性作业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提高前置性作业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20111016085904转载标签:分类:课题研究
f前置性作业杂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让学生更自信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我校数学教研组教师本着问题即课题思路提出了《提高前置性作业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二、课题提出的意义前置性作业的有效设置是为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准备的,具有相当强的目的性,它就是要达到让学生在课前能够对新知识进行感受、进行初步理解、自主寻求解决办法等目的,起到对课堂的导入、甚至贯穿整个课堂的作用。有效的前置性作业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它给我们的课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让学生更自信,最大程度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也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广阔的空间和学习乐趣。三、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一)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