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
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3、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空气)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4、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5、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
4
f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6、乐音是物体有(规律)的振动,噪音是物体(无规律)的振动。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7、听诊器是1816年由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
第四单元信息的传递
第五单元水的变化
1、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2、为何盛冰的玻璃杯外壁有水珠:因为玻璃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杯壁,凝结成看得见得小水滴。
3、水的三种状态(液态的水、固态的冰和气态的水蒸气)之间可以互相转化(1)在常温下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风和
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2)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过程叫(凝结)。如云、雾、雨、露是空气中的小蒸气遇冷形
成的:(3)冰的温度上升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4、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