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参考排名则更能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情况。为了让考生家长了解“分数”与“位次”的关系,在此提供以下数据数据来自“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的“学信卡”,是历年高考的真实数据:httpgkchsicomc
。
f北京文科考生500分在北京市的排名
年份对应位次相邻高位相邻低位200859642009705820105496588469655430607771535569
北京理科考生600分在北京市的排名
年份对应位次相邻高位相邻低位200838822009291120103675380528403588398730093758
从第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同样是500分的文科考生,在每年高考中的位次却大不相同。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可以拿着自己的分数,查阅近三年本地区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次线,估出自己大体能达到哪个批次,能上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然而每个批次里的高校也有层次之分,单纯的对比分数往往不准确。比如,同样是600分的理科生,2009报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就有可能被录取2009年,该校在京理科提档线是595分。2010年,600分的考生报考对外经贸大学就不能被录取2010年,该校在京理科提档线为616分。除了当年报考该校人数的多少可能造成的影响,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同样是600分的理科生,2009年在北京市的排位是2911名,2010年则为3675名。高考分数虽然能对考生的水平有一个估价,但是考生的排名则更直接的决定了考生选择院校的层次。这样看来,每次考试后,看“位次”显然比看“分数”更靠谱。重点了解哪些位次说完了位次的重要性,考生家长重点看孩子的哪些位次呢由于高招录取是某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范围内进行的,所以如果能了解考生在全省市、区的排名情况是最好的。以北京市为例,高三考生虽然经历大大小小多次考试,但是除了高考外,没有一次考试是全市统考。所以,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之前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在全市的排名。在这种情况下,区县排名、校排名、班级排名,对考生和家长来说都有参考价值。区县排名应该是考生家长最需要重视的。通过多年的高考录取统计发现,某一区县每年模拟考试排名相当的考生,在高考时被录取的学校层次也大体相当。一般来说,考生越多的区县比如海淀、西城,误差概率就越小,排名结果参考越准确。
f学校排名也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考生的位置。具体办法就是了解自己学校上几届和自己排名相同的考生考入了哪个层次的高校。这个可以通过学校老师来了解相关的信息,利用阳光高考平台的学信卡中的数据,也可以查询到全国各中学往年毕业生的去向。一般来说,中学的规模和层次越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