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上对农村居家养老分析的问题,本文尝试探讨关于农村居家养老的对策:
1向老年人输入新观念服务人员协助老年人树立良好的养老意识,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让老年人获
得作为老年人应该有的权利和意识,提高老年人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认知度和期望值。在思想层面上,营造健康老龄化理念,重新构建大众的老年观念。经济层面上,政府应该给以适当补助。
2加强服务队伍建设(1)建立专业人员服务队伍。要解决养老问题绝不是简单的任务,必须有
专业化队伍长时间协助和努力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改变当前中国的养老问题现状。社会工作者里有一支具备专业理论和实训能力的老年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这支队伍的有效投入将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从这一层面着手解决专业人力缺口大的问题。利用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职业道德和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有计划地吸纳院校养老服务专业毕业生,充实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素质。结合实施专业社工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科学设定居家养老服务中职业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和职责,培育居家养老服务社工专业人才。
(2)发展志愿者服务队伍。动员、组织、引导社区单位、居民、大中专院校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形成制度,多渠道、多形式壮大居家养老志愿者服务队伍。
(3)建立老人公益服务队伍。本着自愿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积极组织低龄健康老人结成“一加一”、“几加一”帮扶对子,为高龄、空巢、失能老人服务。充分调动辖区有爱心、有技能的居民,采取“爱心银行”、“邻里互助”等形式,探索建立服务储备制度。
3做好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方面的宣传为了发挥好老年社会工作的真正用处,社区、社会和政府应该付出时间和
精力做好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方面的宣传,使这样的专业化助人模式在社会上得到认可,这样有助于工作的开展,真正受惠的将是整个社会。
4使老人、家庭、社区、社会与服务者之间的衔接更加合理化居家养老指的是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养老服务却是由社会来提供的一种社
会化养老模式,它的最大好处是老人不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充分利用老年人的住宅资源,实行开放式的社会化养老服务。这正是最符合老年人意愿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为外围、以养老体制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这必须成为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胡月,2009)建立投资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