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将已会软件的操作经验迁移到新软件学习中来的能力。【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②教导学生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养成正确的上网的意识,做网络文明人;③培养学生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养成运用因特网探究其他学科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⑵教学重点
①运用贴切的搜索关键字进行信息的搜索;②掌握信息下载的基本方法;
f③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的意识;
⑶教学难点
①灵活运用贴切的关键字进行信息的搜索;②迅速地筛选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③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二、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本人将本节教学设计定位在:围绕教学主题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对学生进行网络文明教育、提高学生灵活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并下载所需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有目的地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意识;采用分层次情境任务驱动法,结合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完成相应的任务,实现将能力的培养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情境任务中去。
三、教学方法设计
1、情境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明确的、具有真实问题情境的任务驱动下,经过自身的“摸爬滚打”,探究学习,最后完成一个个任务,达到学习目标。2、分层教学法:通过设计“必做的情境任务”(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任务四)和“选做的情境任务”(拓展任务)让不同基础层次上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确定学,习进度,有基础的同学可以根据需要学习得更深入,而没有基础的同学又可以循序渐进地从基本内容开始学,每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都会提高。3、演示法:借助于多媒体电子教室系统的“广播”功能把制作的课件及教师少量的演示过程展示给学生,结合启发式教学便于学生对信息搜索技巧的深层次把握,并从中获得启迪,从而顺利地完成较为复杂的信息搜索任务。4、成果展示法:将学生的信息搜索成果通过多媒体电子教室系统的“转播”功能在全班同学中进行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认同,从而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5、讨论法:围绕两种不同的信息搜索的方法,分析讨论思考题,以弄清分类搜索与关键字搜索适用的场合、搜索范围的不同及搜索精确度的不同,从而提高学生信息搜索的技能和技巧,更好地掌握从因特网获取信息。
四、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2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复习并导入新课⒈请学生回忆并回答因特网的主要服务功能。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