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搜索引擎、22使用搜索引擎、合法下载网络中的文件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利用因特网资源的课程计划和课程单元已步入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已成为中小学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那么,作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日常教学中,又该做些什么呢?本文试以安徽省《信息技术》高中必修教材“搜索、保存取信息”一节的教学设计来加以论述,主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克服单纯只教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主动探究学习及终身学生的工具。
一、学情分析及教材处理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已逐步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课题作业、Webquest等利用因特网资源的课程计划和课程单元正大踏步地走入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如何使研究性学习、学科Webquest更有成效,这不仅是学科指导教师的责任,更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在信息技术的日常教学中,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信息技术探究各学科学习中的问题,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由于不少学生已有较多的上网浏览经验,另有部分学生在此之前从未接确过因特网,这样的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故本人决定采用分层次教学,同时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分配,便于小组成员中的协作学习,使得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均有提高。综合以上的分析,本人将本节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处理如下:
⑴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①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常用的两种基本方法;②掌握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网页、图片和文字的下载,学会从网上下载文件或软件;③学会灵活运用贴切的搜索关键字进行信息的搜索;④学会判断信息的真伪,并迅速、准确地筛选有用的信息。【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运用因特网浏览、搜集信息的能力;②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并迅速准确地筛选信息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利用因特网有目的地进行学科知识探究、学习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