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成为低碳产业。本文暂不将此列入低碳产业的范畴。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二、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SWOT的分析
SWOT是优势(Stre
gth)、劣势(Weak
ess)、机会(Opportu
ity)、威胁(Threat)的英文缩写。在全球经济“低碳化”发展进程中,中国低碳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重。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如表1所示。
(一)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优势(Stre
gth)分析
1、中国低碳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依托政府强行推动,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2008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149万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约492,“十二五”期间将保持1520的增速发展,预计到2015年,总产值达53万亿元。同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水电装机达到175亿千瓦,居世界第一;风电装机总量达12153万千瓦,居世界第五;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已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是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典型,在实现节能减排、推进产业优化等方面为中国低碳产业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2、传统低碳产业的保持与创新。传统的低碳产业如农业、林业、信息服务业等,在低碳产业发展进程中得到了保持与创新。抛弃化肥与高毒农药,施用农家肥与生物农药,运用无公害生产技术的低碳农业在各地蓬勃展开。结合当地历史、人文、自然资源发展的特色文化、旅游业也成为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3、高碳产业的低碳发展成果显著。中国的高耗能产业同时也是高碳产业。据估算,2005年,高耗能产业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与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碳排放总量为852亿吨,占到当年工业碳排量(1182亿吨)的72。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效、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淘汰落后产能等方式,这些领域的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7年,中国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相比于2004年,分别下降了45、30、28、17、42、29,碳排放总量也相应减少。2004年与2007年中国六大高耗能产业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比较如表2所示。
(二)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劣势(Weak
ess)分析
1、“高碳”依赖短期难以改变。中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中很多产业都是“高碳”产业,即能源消耗大、碳排放量多、污染严重,这些是中国发展低碳产业的最重要的障碍。但想要扭转这一局面却是步履维艰。一是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重化工业发展迅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