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2011年和过去五年工作,提出今后五年目标任务以及2012年工作重点,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1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2011年,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团结奋斗,务实拼搏,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预计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6。一般预算收入114亿元,增长371。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150亿元,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0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0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左右,增长15以上。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刚刚过去的五年,是宜昌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市政府团结全市人民,沉着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复杂变化和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克难奋进,砥砺前行,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掀开了宜昌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新的一页。这五年,是宜昌综合实力快速攀升的五年。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总量居中部地区和长江沿线同等城市前列,区域性经济中心地位开始显现。预计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比2006年增长19倍和31倍。注重区域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城区经济日益壮大,总量超过全市的51,辐射带动作用更趋明显。县域经济发展迅猛。宜都、夷陵、枝江、当阳稳居全省县域经济先进行列。宜都进入中部地区县域经济20强。预计2011年,宜都、夷陵、枝江、当阳生产总值分别突破200亿元,财政总收入均超过15亿元。工业经济蓬勃发展。强力推进工业强市,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产业快速崛起,工业经济成为市域经济脊梁。预计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65家,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46。化工、食品医药产业快速壮大,装备制造业突飞猛进,电力产业稳中求进,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超过80。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茁壮成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预计2011年实现增加值178亿元,比2006年增长36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4家。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优强企业倍增工程扎实推进,宜化、兴发、东阳光等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