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通过粘贴,对花形有了感知,再进行绘画也就很容易了。
(三)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方案,让幼儿在自觉参与状态中学会绘画的基本技能。
小班幼儿基本处于涂鸦期、表现期,因此,我们认为小班幼儿不适宜学习临摹及练习大面积涂色。
f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绘画学习的原则,我们设计了两套活动方案,一套活动方案是通过在玩中观察、在情境中培养情感及激发兴趣、活动中思维想像,达到主动地创造表现的“故事情境想像画”活动模式。例如,幼儿学画短竖线,多数老师会让幼儿画草来进行练习。我也选择画草,但不是让幼儿临摹,而且是设计了“请可爱的小白兔来做客”这样一个绘画活动。我们先组织孩子们到草地上玩,引导他们感受草地的茂密柔软,观察草的色彩及外形,即玩中观察。然后,根据小班幼儿特别喜爱小白兔等温顺小动物的特点,在室内设置情境,出示木偶小兔,通过表演向幼儿提出一系列要求,激发幼儿作画的愿望,即情境中培养情感,激发兴趣。接着,教师紧密围绕情境表演中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启发幼儿活跃思维、大胆想像的问题,如,“小朋友知道草长得什么样子、是什么颜色吗?”或者提供线索,如,“谁的草地大,草长得多,谁的草地能吸引来许多小兔”等等。教师既面向全体,又对那些有一定绘画技能的孩子提出更高要求,但决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画同样内容。幼儿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自然、迫切地进入了主动创造与表现的过程。这时,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纸兔奖励给孩子们。对作品画面丰满、色彩鲜艳、线条流畅、造型大胆的孩子多奖励些兔子,并仍以情境语言表述:“这片草长得又多又绿,小兔请了许多好朋友来。”这些鼓励会提醒那些落笔胆小或缺乏毅力以致画得不够好的孩子再努
值得注意的是,必须紧紧围绕教学要求和幼儿兴趣之间的联系而创编故事,设计情境。在活动过程
中,情境表演要自然、贴切地为教学要求服务,决不能牵强附会。特别要注意给孩子充实的创作时间,因此,情境导入应当简短、明了,并且突出教学要求。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另一套方案是:看大师的画,听画的故事,使幼儿感受到美,从而大胆想像创作的“欣赏想像画”活动模式。例如:画笑的表情。教师搜集名画家的画、优秀儿童画、戏剧脸谱,教师创作的各类反映笑的头像图片(不超过5幅),提前几天张贴于幼儿能看到的地方。正式活动时,教师向幼儿提问,“他们为什么不同”(从五官大小及疏密、色彩的不同及表现对象的不同,拓展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