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营造“强气场”。的发展,关键在人,希望在干部。一个地方发展最大的危险,不是底子薄、基础差,也不是资源、区位等方面处于劣势,而是干部精力涣散、思想懈怠、精神滑坡。来了半年多,我发现县里少数干部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气有所抬头,表现为有的萎靡不振、精力涣散,得过且过,整天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有的不讲政治、不守纪律,划小圈子,拉拉扯扯、拉帮结派;有的贪图享受、吃喝玩乐,甚至跟生意场上的人称兄道弟、聚众赌博;有的怕难畏苦、挑三拣四,遇到困难绕道走,遇到难事找借口,工作中拈轻怕重,等等。我点到的这些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无凭无据。这些现象你们对号入座审视一下自己。包括一些基础工作不扎实、不严谨、不细致、不到位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就拿我县的贫困人口数字来讲,一直报给我的说是6万多人,结果省里采用了市农调队反馈的4万多人的数据。表面上看是信息不对称,实际上反映出我们的有关部门平时作风不实、基础性工作不牢,导致工作当中有漏洞所造成的。所幸没有对争取列入中央苏区县工作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必须引以为戒,不搞“下不为例”。还有,春节前,有的镇在困难群众名单摸底公示工作中,村里上报的名单照单全收,没有认真地把好关,结果报上来的走访慰问名单,并不是最贫困的群众,这看似程序到位,实质上是一种不公正,为群众所反感。这种种不良风气虽然不是主流,但与全县风清气正的环境格格不入,与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背道而驰,对干部作风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负面影响力,对我们的事业危害极大。这种风气要坚决整治、坚决遏制、坚决扭转,否则就会贻害无穷。要抓住而不丧失中央苏区发展振兴的历史机遇,要用好而不贻误中央苏区发展振兴的发展机遇,就要求全县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始终憋着一股干事的冲劲、创业的闯劲,提振士气、聚精会神,扭住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不动摇,按照年初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对项目建设的具体要求,举全县之力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县纪委、监察局、效能办和“两办”督查室等部门,要把纠风工作常态化、日常化贯穿于全年重点工作的始终,对各种不良风气保持高压态势,露头就打,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的强大气场,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各项重点工作,提供过硬的作风保证。
二、要突出快字为要、抢抓先机,牢牢把握做好全年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主动权
现在,各地的发展,最激烈的竞争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