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决问题,探求新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876910)÷5(768966)÷6
40÷5
42÷6
8(分)
7(分)
哪组赢了?能说出理由吗?
第二组虽然输了,但也不要气馁,你们课下还可以再比。
第一组这个“8分”是谁投的?
这组中最多的是几分?最少的是几分?8分与它们相比怎么
样?
小结:可见,8分既不是第一组的最高水平,也不是第一组的最
低水平,而是处在最高和最低之间的一个平均水平,咱们就把表示
平均水平的这个数叫做平均数。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一组数据中的
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平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它表示的是一
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据都等于这个平均数,有些
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小,有些可能和平均数相等。
求平均数的方法是什么:总数÷份数平均数
设计意图:在寻找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时,给学生留出了充足
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和交流,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
f维,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今天的数学课上,我发现了有3位同学听的特别认真,老师讲课他们听得很认真,同学发言他们也听得很认真。(三人上台领奖品,老师分别奖励他们1支、3支、5支铅笔)请上台的三个小朋友数一数,手里有几支铅笔,然后大声的告诉大家。你们说老师这样奖励公平吗?怎样才公平吗?那么你想怎样把它们移一移。和身边的同学商量一下,台上的3个同学也互相商量一下。你真了不起!想出了移多补少(板书)的办法。你还有什么方法求出来吗?学生计算,指名说出算式,师板书:(135)÷39÷33(支)谁来说一说,求平均数一般可以用哪些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设计意图: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虚拟的数,对学生来讲挺抽象的,不容易理解。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选取一些学生的遇到的一些分东西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求平均数的意义,也形象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概念。2、估一估:为了布置教室,小丽买来一些彩带,请你帮小丽估
f一估这三条彩带的平均长度大约是多少?请你在本上列式算一算。学生尝试练习后评讲。你是怎么算的?都是先求和再平均分吗?为什么这个题目你不
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看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数量少,相差不
大,用移多补少简单;数量多,相差大,用先求和再平均分。设计意图:对于求平均数不同类型的题目,学生都谈出了自己
的想法,认为自己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