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小组活动,以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内化其思维过程,并鼓励相互评价。(四)鼓励交流、资源共享与协作原则在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安排结对交流和学习讨论,结对交流是通过抽签、自由组合或其他方式使学生组合在一起,就学习内容、方法、资源等进行交流,切磋,寻求帮助。学生按要求创设规范的文件夹,他们可以互相使用搜集到的学习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学习讨论是让学生讨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等,共同协作提出解决方案。要指导学生不仅交流自己获取的信息资源,而且要指导学生交流获取信息资源的过程与方法。(五)重视评价和反思的原则评价和反思始终贯穿于整合的教学模式中。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的。这要求教师根据不同任务制定出恰当合理的评价标准,本着充分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创新的原则进行。评价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教师可以评,学生可以评,学生之间也可以评。评价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过程及方法,特别是要重视评价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反思自己学到了什么,反思自己是如何学习到的,反思还有没有更好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如何开展和如何调节自己的学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后续学习,这比单纯学到知识本身更重要。学生反思品质的形成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一)做好整合的基础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应该是一种以优化教育资源为目标的组织形式,是教育者,特别是管理者通过对硬件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以及课程资源的有机构建来实现组织形式的“优化整合”,这是课程整合的保障与基础。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研究开发的教学软件资源等,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让它们服务与教学。(二)理顺整合的途径过程整合。
f“过程整合”是指教育者与学习者以教与学为目的的具体操作形式。即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运用与学科课程的学习探究有机地融合在同一活动过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对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同化”与“顺应”的目的。这是课程整合的主体,也是实现课程整合的途径。这一过程整合包括三个基本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及课后拓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分别是:课前准备阶段:以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为主。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