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整合的三个基本属性:营造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的原则(一)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原则教学模式与教学思想、教育教学理论有密切的联系,没有一定理论的指导,教学模式就没有了灵魂。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包含主题、目标、条件、程序和评价五个要素。影响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有现代的教育思想、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主导主体”教学理论
f是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理论依据。“主导主体”教学理论吸取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奥苏贝尔等以“教为中心”的学与教理论之长,避两者之短,认为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起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过程的组织,帮助与指导等主导性作用,使学与教有机地统一起来,体现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思想。(二)基本任务的自主学习原则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认知能力,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主体性和参与性两方面。在整合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提出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评价自己的知识状态。根据这些信息形成学习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最后将新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问题中,并评价是否实现了问题解决的目标。(三)教师发挥指导和促进作用原则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能否运用教学技能指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决定意义。教师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知识状态,指导学生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指导学生评价是否实现了问题解决的目标,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组织讨论、交流,并在讨论中协调,整合各个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控制、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适应良好的小组成员关系。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