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上级领导的评价,对企业形象不是特别在意。而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与死”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海尔的文化建设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海尔集团极具远见,对职工的工作给予不断鼓励,使他们对工作经常保持新鲜度,责任感无形中得到加强。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中升华出来,更重视人本身。商业化管理的本质特征是以物为中心,以全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人的因素,在管理上迷于铁的纪律、绝对服从和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样劳资之间变成了纯粹的雇佣关系。著名学者杨振宁说:“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是中国超越发达国家的主战场”。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片面的发掘职工体力,更重要的是发掘职工的智力资源,更注重人的因素。况且
5
f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思想,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所以企业不能再受商业化的束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精力投向人,大力加强“人”的建设。3、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在国有企业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保证企业党组织更好地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企业党员和群众同心同德,为实现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而艰苦奋斗。在国有企业中,开展文化建设,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思想,党组织尤其是要代表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关心员工切身利益,增强企业的亲和力,让员工有一种归属感。要让职工心系企业,首先要企业管理者,特别是党组织应该尽可能地为他们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切实感觉到企业是一个温暖的家。国有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重视企业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