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yde365com
2017成人高考教育综合辅导材料一情绪要求:1、了解情绪的含义、分类,情绪的产生与表达。2、理解情绪的性质、情绪与认知的关系、情绪的主要理论。3、联系实际分析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一情绪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情绪2、情绪的分类1基本的情绪分类快乐、悲哀、愤怒、恐惧。2情绪按强度和持续时间分类心境、激情、应激。3、情绪的性质1情绪为刺激所引起2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3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4情绪与动机关系密切4、情绪与认知的关系1情绪与认知的联系①认知是产生情绪的前提和基础②情绪对认知有动力作用。2情绪与认知的区别①认知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情绪则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②认知活动随意性强,情绪活动随意性弱③情绪比认知活动有更强和鲜明的机体表现。5、情绪的产生与表达1情绪的产生内脏器官活动的变化,脑电和皮肤电变化。2情绪的表达①面部表情②身段表情与手势③言语表情。二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外周神经2、康侬巴德的情绪理论中枢神经3、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认知中介三压力、情绪与健康1、压力的性质与来源1压力的性质2压力的来源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2、压力与身心健康1压力与生理的应激警觉反应阶段、抗拒阶段、衰竭阶段。2压力与心理的反应抑郁、焦虑、恐惧、情感淡漠、躁狂。
fhttpwwwhyde365com
3压力与心身疾病3、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1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3设法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4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5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宽以待人6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社会态度与行为要求:1、了解社会态度的实质、结构与作用,印象形成的实质、影响因素,印象管理的实质与自我表现策略。2、理解社会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社会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机制,依从、顺从和服从的实质、原因与技术,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的实质、原因与方法。3、结合实际分析如何促进社会态度的改变,如何促进助人行为的出现,如何减少侵犯行为的发生。一社会态度及其改变1、社会态度及其作用1什么是社会态度2社会态度的结构3社会态度的作用认知、行为、记忆过渡、自我价值保护、激励。2、影响社会态度形成的因素1经验的情绪后果2需要的满足3知识水平4家庭背景5参照群体6文化因素3、社会态度的改变1社会态度的自我防卫抗拒反应、心理惯性、“保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