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cosm2801cos24。293620191m
3路线平面设计成果
(1)绘制平面图
根据《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和《逐桩坐标表》在地形图上绘
制线路平面图,具体见附图。
(2)编制相关表格
①根据计算所得结果绘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见附表。
②根据计算结果绘制逐桩坐标表,见附表2。
四、道路纵断面设计
f1准备工作(1)纵断面要素确定
①纵坡坡度:对于二级公路纵坡坡度不应大于5。②纵坡坡长对于设计速度为80kmh的二级公路纵坡坡度为5时最大坡长为700m,当坡度为3时最大坡长为1100m,可见坡度越小,纵坡长度可以越长。③竖曲线半径:对于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的凸型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4500m,极限值为3000m;凹型竖曲线径一般值为3000m,极限值为2000m。④竖曲线曲线长度:对于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的凸型竖曲线曲线长度一般值为120m,极限值为50m。⑤竖曲线合成坡度:对于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的竖曲线合成坡度不得大于9,同时为了满足排水的需要,最小合成坡度为05。(2)确定纵断面地面高程在线路平面图上依次截取各中桩桩号点,并内插地形图得到对应的地面标高,纵断面地面高程见图附图2。(3)点绘纵断面地面线①按A3号图纸尺寸,在图纸下方,自下而上绘出超离、直线与曲线、里程桩号、坡度与坡长、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填挖高度和地质状况;②填绘直线与平曲线栏、里程桩号栏;
f③在图纸左侧绘制相应高程标尺;
④接高程1200,水平12000的比例,点绘地面线。
(4)标出控制点
本设计中路线起、终点的设计标高的高程不可变,为标高控制
点。
2纵坡设计(拉坡)
根据控制点的情况,在经过试坡、调整并核对后,进行定坡。
在图上把各段直线坡的坡度值、坡长、变坡点的桩号、标高确定
下来,见附图2。
纵断面共设置2处变坡点,其中:最大纵坡3963001(m
处);最短纵坡长:250m;
竖曲线计算
以变坡点1为例,进行竖曲线计算。
(1)竖曲线要素计算
变坡点1处,i1002,i2421,拟定R4000m;ω
i2i1419,为凹型竖曲线。
LR400041916716m
T

L2

167162
838m
E
T22R

838224000

0879m
竖曲线起点桩号:K0689386
终点桩号:K0847164
f(2)计算各竖曲线上个点高程竖距:hx2
2R
切线高程:H切H0Txi1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