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脊髓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
作者:姜文涛梅伟王庆德郭润栋王春萍王春丽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02期
【摘要】脊髓型颈椎病(CSM)是颈椎退行性病变中较常见的一类疾病,严重危害中老年乃至年轻人的健康。非手术治疗中中医药疗法占主要地位,其方式方法有很多,效果可靠,且在术后后遗症及并发症的治疗上有着显著的疗效。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各种治疗措施做一综述。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手法治疗
DOI:1014163jc
ki115547r201602197
颈椎病是严重的颈椎退变性疾病,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
dyloticmyelopathy,CSM)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类疾病。临床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椎管狭窄以及颈椎失稳等原因导致颈部脊髓及其附属结构、血管等组织受压、刺激,引起各种神经症状和体征的一种颈椎疾病1,在颈椎病中占10~15。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保守治疗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术后恢复脊髓功能的重要治疗手段。
1病因病机
传统中医中没有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名记载,但对本病的认识早有记载,散见于各著作中,如《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难经二十九难》曰:“督之为病,脊强而厥”。可见督脉与本病的发病最为密切。从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各方面来看,应当归属于祖国医学的“项强”、“痹证”、“痿证”、“骨痹”、“血痹”等范畴2。
2临床治疗
21中药内服根据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中药内服的基本原则主要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中药在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中起到改善局部微循环、消除炎症、调节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损害、减少NO生成、减少内皮素、减少神经细胞坏死凋亡、提高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等作用3。
211补益肝肾中医认为中年以后肝肾不足,筋脉失养,易受风寒湿邪侵袭阻络,致束骨无力,足不任身;又因督脉循行脊里,脊髓失养而致病。故脊髓型颈椎病病机多为肝肾不足、督脉空虚,治以补益肝肾、温通督脉。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12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引起的各种病症;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具有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作为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苯酞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与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传统功效密切关联,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舒张平滑肌、增强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作用。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