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与要求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我们还要增强课程意识,提升教学能力。开展自己的教研,发展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要注意实践问题的解决、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认识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次、加强教学研究,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第一、教学研究做到“三个回归”:向学校回归(教研的重心要下移);向教师回归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面临的具体问题,教研才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向教学实践回归教学理论研究向教学实践行动研究转向。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寓研于教,寓教于研”。第二、明确校本教研程序:发
5
f现问题设计方案行动研究总结反思。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设计;基于“教学对话”的教学行动;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反思。第三、落实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教学观摩、教学诊断、个案分析、专题研讨、课题研究、听课评课(推门听课)、教学叙事、教案分析、经验交流。第四、教学研究要做到“四个重”:重研究、重反思、重实践、重互动。最后、领悟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三支基本力量:自我反思(教师与自我对话),加强教师的自我反思;同行互动(教师与同行对话);专业引领(实践与理论对话)。校本教研要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真正成为教师生活的一部分,常抓常新的制度,推动实施新课改一种动力。
关于自我反思。我认为自我反思是一种自觉性行为,也是一个个性化行为,是教师实现自我超越的方式。成功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是教师成熟的标志。叶澜:“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自我反思注意内容与形式有结合。从教学反思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反思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行为的得失,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法与学法是否科学;教师自己在教学中出现哪些教学灵感与顿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和“闪光点”;这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在哪里;这堂课今后在备课和教学时应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和创新。从教学反思的形式看:写教学后记:成功之举,失败之处,经验之得、思维亮点、教学机制;写教育日记: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用日记形式记录下来;
6
fa
写教学随笔:案例评析、教学叙事、问题单、学生反馈信息、同伴交
流。总之教学反思的要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