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arteryp
eumatictour
iquetba
dage;Hemostasis;Coro
arya
giography;Percuta
eouscoro
aryi
terve
tio
1989年加拿大Campeau首先报道了经皮穿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技术1。1992年荷兰Kieme
eij报告了采用此途径进行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的结果,随之又报告置入支架的结果2,3。经桡动脉径路进行冠脉造影(CAG)和冠脉介入(PCI)治疗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逐渐被认同。比较股动脉径路,桡动脉径路具有穿刺损伤小、血管并发症少、术后止血方便、患者术后早期即可下床活动、恢复快、不影响抗凝或溶栓药物的连续使用、住院日减少等优点4。术后止血分传统直接徒手压迫10分钟后再加压包扎,胶布加压缠紧的纱布卷和止血弹力绷带压迫器止血,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20092011年收治冠脉诊疗术患者582例,根据术后止血方式不同分为压迫器组和传统压迫组,并对两组的止血成功率,出血并发症,手部肿胀皮下出血,及动静脉瘘、腕管综合征等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20092011年收治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582例,按术后止血方式的不同,分为血管压迫器组(A组)和传统压迫止血组(B组)。研究方法:①TRBa
d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a在施行桡动脉介入术后,将导管鞘抽出2~3cm。b将绿色标记对准,绿色标记位于压力球囊的中央部位,对准穿刺部位,并通过可调节性紧固装置,将皮带固定在手腕上。c用包装中的充气筒向压迫球囊内注入适量的空气来扩充球囊。通畅空气注入量13ml。最大空气注入量18ml。d将放气帽取下,用注射器注入适量的容积的空气,充分压紧球囊。标称空气注入量13ml。最大空气注入量18ml。e将导管鞘取下,确认穿刺部位未出现出血现象。如果观察到出血现象,则注入更多的空气(不要超过18ml的总量),然后停止注入。f检查止血的进展情况,用注射器相应地进行空气压力的调节。注意:在压迫过程中如果搭扣脱落,会导致出血。搭扣脱落主要与病人手腕粗细和器械的操作方法相关。必要的话,可以使用胶带固定搭扣。注意:空气注入量和压紧时间可能随患者状况、肝素用量和穿刺部位的尺寸而有所变化。要保持对穿刺部位的检查,并进行相应的调节。②传统方法:常用弹力绷带加压缠紧的纱布卷。在拔除动脉鞘管后常规徒手压迫桡动脉穿刺点,证实止血成功后以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加压时间为冠脉造影术后2~4小时,介入治疗术后4~6小时。观察指标:年龄、性别、合并症(高血压病、糖尿病)、止血成功率、出血(正常时间内撤除压迫仍有出血)、动静脉瘘、肿胀及皮下出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