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唐代名家之手而不能为”的一件艺术绝品,其线条特点明显地具有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吴家样”风范。徐悲鸿根据所绘神仙数量将其命名为“八十七神仙卷”,即使是战争爆发期间,徐悲鸿也将此国之瑰宝带在身边。1942年,徐悲鸿历经千辛万苦回到祖国,就任已迁往云南昆明的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在一次躲避敌机轰炸的过程中,藏于办公室的《八十七神仙卷》和其他30余幅画作竞不翼而飞。国宝失窃,震惊世人。画作经多方侦察仍杏无踪迹,徐悲鸿也因此病倒在床,
■点亮心灯v照亮人生■
f精诚凝聚_成就梦想
日益消瘦。1944年夏天,徐悲鸿突然接到艺术系女学生卢荫寰的来信,她在信中告诉徐悲鸿,自己在一位成都友人的家中发现了那幅《八十七神仙卷》获此惊天喜讯,徐悲鸿激动不已。但亲自前往取画,又担心藏画人因惧怕招惹祸端而销赃灭迹。此时,徐悲鸿在新加坡结识的一位自称刘将军的人突然登门拜访,自告奋勇替徐悲鸿前往成都交涉此事。按照藏画人要求,徐悲鸿抱病日夜作画,四方筹款,终于筹齐20万元并紧急绘制10幅画作如数交付,方才重获瑰宝。后来徐悲鸿得知失窃真相,原来这是那位自称刘将军的刘汉钧自编自导的一幕欺天骗局,但徐悲鸿不仅没有声讨谴责,反而感激他没有将这幅古画彻底毁坏。1953年9月,徐悲鸿辞世。辞世当天,妻子廖静文遵照嘱托,宣布将徐悲鸿所留下的1000余件作品、1000余件藏品及1万余部图书资料全部献给国家,其中包括《八十七神仙卷》。素材运用价值连城的国之瑰宝。徐悲鸿倾其所有、耗尽生命去保护。然而在徐悲鸿眼里,这一件与他生死与共的画作,不是个人财富,而是国家荣誉;不是商品,而是艺术珍品,他为我们诠释了超越俗世之上的人生境界。话题拓展境界、商品与艺术、宽容的姿态乾隆的虚荣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正月,已经七十四岁的乾隆开始了第六次南巡之旅。返程途中,京城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乾隆的玄孙降生。五世同堂,无疑是一件值得称颂和庆贺的事情,乾隆当即下令扈从的文臣,从《四库全书》里查找自古以来,能够五代同堂、亲眼见到玄孙的有几个人。文臣很快就把查找结果呈送上来,隋朝以后、清代以前,有文献记载的五代同堂者只有六人,至于帝王五世同堂者,更是闻所未闻。乾隆看到这一结果,非常高兴,认为自己不仅福高德厚,也是身为帝王的他仁心仁政施于天下的体现。因为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