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说课教案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杠杆》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1节内容,教材第七、八章分别各用一节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本节课有三个内容: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和生活中的杠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取物理知识,并能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下: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a、能识别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b、学生动手实验,能得出杠杆和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计算。c、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杠杆。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1)、力臂的引入,并让学生会画力臂。(2)、用实验让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4:教具准备演示用:杠杆、蜡烛、一根15长的木杆、书包等。学生用:杠杆和支架、钩码、尺、线。(共8组)第二部分:说教学方法我在教学设计时,给学生时间与空间放手学生实践,从概念的得出到课堂实验,教师始终关注每一位学生参与探索问题的全过程,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咨询者与指导者。只有完成这种转换,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物理教学是物理思维活动的教学,本节课力求做到在教学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综上所述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学生靠自己动手、动脑来获得活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2)实验探究法:学生通过做实验,对实验数据认真分析、小组讨论归纳,最后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分层次教学法:一个班学生人数多,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不一样。这一点主从练习体现出来,练习中分有必做题和选做题,在完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