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A装置中只是将药品改为少量的锌和稀硫酸,已知Z
H2SO4Z
SO4H2↑反应前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参加反应的锌和硫酸的质量总和一定____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的质量总和。62008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1)①水(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类营养素之一。②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2)右图是活性碳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碳的作用是:不仅的物质还可以的杂质。(3)有一杯主要含有MgC12和CaC12的硬水。某兴趣小组设计出软化水的部分实验方案,请你一起来完成。可供选用的物质有:Ca(OH)2溶液、NaOH溶液、饱和Na2CO3溶液、肥皂水。实验步骤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①取少量水样于试管中,向其中滴有白色沉淀产生MgC12Ca(OH)2加Ca(OH)2溶液,直到不再产生Mg(OH)2↓CaC12沉淀②继续向上述试管中滴有白色沉淀产生化学方程式:加,直到不再产生沉淀③过滤滤液澄清④证明硬水已软化7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持:(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1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__________;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其原因是(用化学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2所示。实验现象为甲一一软塑料瓶变瘪,乙一一“瓶吞鸡蛋”。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f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______________。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8小青看见爸爸种花时把草木灰洒在花盆中作肥料,她查阅资料得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