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课程标准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学习目标1了解可持续发展应具有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认识公众在可持续发展中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2联系当前人类生产、生活的实际,运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人地关系协调的途径。重点
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转变观念阅读教材P94~P96第一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1.发展观1传统发展观: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社会的进步2可持续发展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2.资源观资源是无限的1传统资源观资源的价格只是反映了人们对这种资源开发利用所耗费的劳动2可持续发展资源观: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并在经济核算系统中加以考虑。3.环境观1传统环境观:忽略自然环境的价值。2可持续发展环境观:重视能源和原料的使用方式,以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以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4.伦理道德观1传统伦理道德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约束。处理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也是必需的2可持续发展观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5.消费观
1
f鼓励消费,以刺激生产1传统消费观产生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产时少投入,多产出2可持续发展消费观消费时多利用,少排放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432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据图分析人类传统的生产和消费
模式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提示本图展示了在传统观念影响下,人类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大量排放生产和生活垃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施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等;使用手机、电脑等造成电磁辐射污染;工矿企业、汽车等排放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乱砍滥伐森林,造成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教材梳理2调整行为和加强国际合作阅读教材P96~P100第一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1.调整行为1政府行为①概念:政府行为是国家的管理行为,诸如制定政策、法律、法规和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等。②对环境影响:政府的政策和规划行为,尤其是涉及资源开发利用或经济发展的规划行为,会对环境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2市场行为①概念: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市场规律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②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3公众行为①r